今晚報訊(記者狄慧)很快就要到過敏性疾病的高發季節,孩子各種過敏癥狀反復發生,病程遷延不愈,令過敏的小朋友苦不堪言,同時也困擾著許多家長。近年來,“過敏原檢測”成為熱門檢查項目,那么,孩子出現過敏癥狀有必要查過敏原嗎?如何為孩子找出過敏“元兇”?天津市中研附院兒科診療中心皮膚兒科醫師邢冰冰為大家答疑解惑。
哪些患兒需要進行“過敏原檢測”
濕疹、蕁麻疹、過敏性鼻炎、哮喘等過敏性疾病,除了會造成孩子生活上的不便,對于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有一定的不良影響,許多家長希望找出過敏原以達到治病“除根”的目的。但是隨著社會發展,生活水平提高,孩子們所能吃到的食物種類以及能接觸到的物質品種也越來越豐富,所以過敏原的排查也變得日趨困難,對于過敏原檢測的適用情況以及結果的解讀我們需要有科學的認識。并不是所有的皮疹及過敏性疾病都要查過敏原,目前需要檢測過敏原的疾病主要以慢性過敏性疾病為主,比如反復發作的慢性蕁麻疹、濕疹、過敏性鼻炎、哮喘等疾病,而一些急性過敏性疾病比如急性蕁麻疹、接觸性皮炎、日光性皮炎等,往往有明確的過敏原或者與急性感染相關,進行對癥的治療與祛除過敏及感染因素即可。
過敏原檢測到底測什么?
目前兒童檢測過敏原的手段以過敏原IgE檢測(靜脈血)為主,其具備操作相對簡便,抽取少量靜脈血即可,所有檢測都在體外進行,不會造成過敏反應、不受服用抗組胺藥物影響等優點。各醫院的該種過敏原檢測范圍大同小異,所選取的是目前較常見的食物和吸入類過敏原(包括吸入性過敏原:屋塵、塵螨、多價霉菌、豚草花粉、蒿屬植物、春季花粉;食入性過敏原:魚蝦蟹、牛羊肉、牛奶、雞蛋白、大豆、花生、芒果等食物),超出該檢測范圍的過敏原是無法檢測的,因此即使此檢驗結果全部陰性也不代表孩子沒有過敏,需要醫生結合孩子具體情況來解讀。
如何規避過敏原?
如何排查超過常規檢測范圍的過敏原呢?這就需要家長平時多觀察孩子的飲食及生活情況,對于發病和飲食及環境的變化做較為詳細的記錄,并進行交叉對照,對于重度過敏的孩子來說,家長需要對其進食的食品配料表仔細審閱,觀察造成病情加重的食品配料中是否存在共性,并進行回避。每個人的過敏癥狀可能是相似的,但是他們的過敏原可能大部分不同,所以除了科學手段的檢測,家長細心的觀察非常重要,找到過敏原后的回避也是過敏性疾病治療中至關重要的一環,所以需要醫生、家長、孩子的共同配合努力來讓孩子遠離過敏困擾。
(責任編輯 :韓璐)